6月6日,2025年中南可再生能源产教联盟工作会议在我校举办。南非能源与水利培训署署长姆福·吉夫特·穆卡佩勒率团出席,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南通市教育局、中天科技、龙源风电和兄弟院校的近百名代表共同见证我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成果。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丛彬彬主持。
校长张忠在欢迎辞中系统介绍学校发展历程和产教融合成果,强调了联盟在推动新能源技术标准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高度评价我校“政—校—企”三方联动出海培养模式,提出要进一步对接“中国标准”与“南非需求”。 姆福·吉夫特·穆卡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学校新能源装备技术教学经验为南非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期待通过产教联盟深化技术共享与人才联合培养。
副校长尹桂波作《联盟工作报告及后续工作计划》专题汇报,系统总结联盟合作成果,并发布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国际化课程、推动企业项目落地等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期间,张忠与中天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蔡彩虹共同为南非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企业实习证明。教师代表胡元群作为班主任深情回顾了学员们从初来时的短暂迷茫到调整后的自信向上,期待他们学以致用,传递真善美。学员代表方莎莎和佟磊分享了在校学习感悟,感谢学校和企业提供的宝贵平台,他们将怀揣信念、知识与感恩继续前行,成为联结中南两国友谊的桥梁。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产教融合促进会秘书长郑波作《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助推职教出海》报告,结合政策与案例,提出“四链融合”出海新路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江苏龙源风电技术培训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宏飚以《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概况》为题,分享中国海上风电技术突破与全球合作机遇,强调职业教育需紧跟产业前沿。
会上,江苏工院南非校友会正式成立。张忠与姆福·吉夫特·穆卡佩勒共同揭牌,标志着中南职业教育合作从短期培训迈向长期生态构建。校友会将持续促进毕业生与院校、企业的互动,为南非新能源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在新能源领域国际化办学取得新突破。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培养更多“中文+技术+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洪英/文图 洪英/推荐 吉利梅/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