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至12日,纺织服装学院开展了巴基斯坦留学生入学报到与专业认知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夏爱萍、副书记刘桂阳、副院长魏振乾,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吉利梅、国际项目负责人洪英,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负责人隋全侠、班主任陈和春以及全体留学生参加活动。
暖心护航,铺就跨国求学“安心路”
11日报到当天,学院老师代表与国际教育中心老师一同前往兴东机场迎接。从接机时的行李搬运、行程衔接,到抵达学校后的校园卡发放、宿舍入住办理,再到带领留学生熟悉食堂环境、体验校园餐饮,老师们与学生志愿者全程陪同、耐心引导,细致解答了关于校园生活、交通出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疑问,用贴心服务消除留学生的陌生与无措,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匠心领航,明晰专业成长 “新蓝图”
12日下午,学院在强毅楼6楼会议室召开专业认知交流会,副院长魏振乾主持会议。会上,14 名留学生勇敢尝试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专业学习的热切期待。吉利梅向留学生们致以诚挚欢迎,表示作为中巴职教合作里程碑的见证者与受益者,希望众人以学为本、锤炼匠心,以融为桥、增进理解,以行为范、共创未来,在江苏工院深耕专业知识、广结真挚友谊、实现人生梦想。
夏爱萍对留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与要求:一是严守中国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二是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我教育与管理,践行工院人的责任与担当;三是坚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自觉遵守校园宗教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和谐校园环境。她鼓励留学生们潜心钻研、主动交流,以优异的学业成绩为中巴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添砖加瓦。
随后,隋全侠通过专业宣传片播放、培养方案解读、核心课程梳理、学前准备指导等多元形式,全方位介绍了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实训资源与就业前景,并针对留学生关注的学期安排、课程难点、考核方式等问题作了细致解答,帮助留学生快速建立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目标、规划成长路径。
作为中巴职教合作的重要实践载体,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国际学生培养模式,深化“暖心服务 + 匠心育人”的双轮驱动机制,完善留学生生活保障体系,强化专业教学与跨文化交流融合,引导留学生在汲取专业前沿知识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纺织服装学院 陆敏/图文 冯高倩/推荐 夏爱萍/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