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4年秋季南通市区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在我校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旨在帮助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尽快适应地方社会发展,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在开班典礼上,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马胜虎、校党委副书记邓海龙出席并讲话。邓海龙强调,我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将严格按照培训要求认真做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的各项教学和服务工作,帮助退役军人尽快转变身份角色,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马胜虎对退役士兵光荣返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表示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希望他们站在新起点上,能够发扬能吃苦、能战斗、肯奉献的优良作风,在建设新南通的征程上书写自己华丽的人生篇章。
本轮培训共有54名退役士兵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员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和实用的培训内容,包括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社会适应与心理调适、就业创业和学历提升政策解读、地方文化熏陶、南通未来规划与发展展望、新质生产力企业调研和社区治理调研等。优秀学员代表茅凯杰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退役士兵的关心和帮助,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他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学习中,重塑军人作风,建功新时代。
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杨晓健在结业仪式上对我校组织的此次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江苏工院已连续四年举办了五次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办班经验,在培训内容和后勤保障方面作了比较周密细致的安排。他希望培训班全体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尽快转变角色,加强历练,在新的更广阔的舞台上大展宏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建在总结讲话中对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非常重视此项培训工作,继续教育学院指导优化培训方案,各部门通力协作,选优配强培训讲师和工作人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他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秉承军人优良的作风,投身社会经济发展,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此次培训得到了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产业园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加强政校企合作,拓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宝志/图文 张甜甜/推荐 钱晋/审核)

